康达效应

原创 2014年 5月 1日
标签: 物理
本文发布至今已有10年零204天,可能不再适用,请谨慎对待。

先打个广告: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,参与 文史大挑战 趣味题目。使用方法见 这篇文章

公众号:晚花行乐

正文开始:

隔瓶吹蜡烛 实验的原理总结为康达效应,本文中我们来深入了解康达效应。

康达效应(The Coandă Effect)指流体有沿着凸出的物体表面流动的倾向。这种作用是以罗马尼亚发明家亨利·康达为名,亨利·康达发明的一架飞机(康达-1910)曾经因这种效应坠毁,之后他便致力这方面的研究。康达在著名工程师居斯塔夫·埃菲尔(Gustav Effel)(就是设计埃菲尔铁塔和纽约自由女神结构的那个埃菲尔)的支持下,开始研究流体力学,发现了所谓"边界层吸附效应"(boundary layer attachment,也称射流效应),通常也称 Coanda 效应。

Coanda 效应指出,如果平顺地流动的流体经过具有一定弯度的凸表面的时候,有向凸表面吸附的趋向。

我们想象下,拿出一个篮球,手里抓一把沙子从篮球正上方洒下,沙子会沿着篮球的上半球面滑下,当滑过篮球的"赤道"后,沙子将脱离篮球的表面,在仅受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。如果把沙子换成水,重新做这个实验,会有怎样的结果? 我们打开水龙头,放出小小的水流,找一些具有凸面的物体来做实验:

拿一个鸡蛋放在水流下,观察鸡蛋下半部的水流并没有沿着切向垂直向下流,而是继续沿鸡蛋表面汇聚到蛋壳的最低点才往下继续流。

把小汤匙的背放在流动的旁边。水流会被吸引,流到汤匙的背上。当水流附在汤匙上以后,康达效应令水流一直在汤匙上的凸出表面流动。

正因为康达效应,我们在洗澡的时候,热水才会沿着我们的身体表面流动,而不会过早的流下。

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或者寻求合作,欢迎 联系邮箱邮箱已到剪贴板

标签: 物理
给个免费的赞吧~

精彩评论

本站 是个人网站,采用 署名协议 CC-BY-NC 授权。
欢迎转载,请保留原文链接 https://www.lfhacks.com/nature/coanda-effect/ ,且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